泰林全年獲利 拚倍增

作者: 記者涂志豪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3年4月10日 上午5:30

工商時報【記者涂志豪╱台北報導】

由於智慧型手機、平板電腦、Ultrabook等行動裝置,已將電子羅盤(eCompass)及磁力計(Magnetometer)列為標準配備,測試廠泰林(5466)接獲的日本IDM大廠電子羅盤及磁力計測試大單,訂單已排滿到年底。

除此之外,加上記憶體測試訂單轉強,法人推估泰林本季營收至少成長15%,第3季還有兩位數百分比成長力道。

泰林昨公告3月營收1.79億元,月增率達20%,首季營收5.11億元,雖較去年第4季衰退14.1%,但因產品組合調整得宜,電子羅盤及磁力計測試比重拉高,故仍將維持獲利。

行動裝置大量內建微機電(MEMS)元件,除了陀螺儀及加速度計外,電子羅盤及磁力計已是標準配備,光是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上看10億支,將帶動電子羅盤強勁出貨。

泰林今年與母公司南茂合作,搶下日本IDM廠委外代工大單,尤其是日本IDM廠在全球電子羅盤及磁力計市占率高達7成以上,第2季開始擴大電子羅盤及磁力計封測委外釋單,成為泰林第2季營收強勁成長的主要動能。

另外,近期記憶體市場缺貨消息頻傳,標準型DRAM供不應求,Mobile DRAM及NAND也缺貨。泰林及南茂與美光間合作多年,隨著美光在今年將順利併購日本爾必達及瑞晶,並掌控華亞科產能,第2季釋出的封測代工訂單明顯轉強,泰林因為與南茂共用記憶體測試機台,已獲得美光擴大釋單。

受惠於電子羅盤及記憶體測試接單進入旺季,且日本IDM廠的封測委外釋單將逐季拉高,電子羅盤封測訂單能見度已看到年底。法人推估,泰林第2季營收至少可較上季成長15%,第3季仍有兩位數百分比成長力道,今年每季都能賺錢。

再者,泰林今年將持續處分手中百慕達南茂持股,受惠於南茂在美掛牌美國存託憑證(ADR)股價大漲,今年業外收益將較去年增加一倍。法人推估,泰林今年業內業外皆美,全年獲利將較去年成長一倍以上,每股淨利上看1.5元。泰林則不評論法人預估數字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現在,Google會問每個新產品 Mobile First!你的小螢幕策略在哪裡?

作者: 《遠見雜誌》撰文/林士蕙 | 遠見雜誌 – 2013年1月8日 下午1:34

為什麼臉書成為社群網站冠軍,也撼動不了Google的成長?大陸互聯網爭相仿效做手機?答案就在於手機與平板組成的小螢幕勢力。以Google Android平台為首的大陸產業出現大變革,迅速從低階硬體製造,升級成軟硬融合的新生態,把只重視硬體的台灣逐漸拋在腦後。

《遠見》直擊Google裡最神祕的Android部門,一窺啟動全球行動通訊業大變革的現場,副總裁洛克海默爾如何看台灣科技業?台灣要如何搭上Google Android平台開放潮,擺脫低薪環境的命運?愛卡拉執行長程世嘉、盈科泛利執行長羅子文如何善用Google經驗?仿效Google精神?

2007年,Google剛宣布推出Android平台,那時第三季的營收是42.3億美元。如今,Google最新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營收,為141億美元,在短短五年間,單季營收成長高達三倍。飛躍的業績成長,是因為大力擁抱行動優先的策略奏效。

「現在,Google在推出每一個新產品時,最先被要求的,就是你的小螢幕策略在哪裡?Mobile First,」負責社群平台,Google+全球行銷總監周茂文表示。

Android就是近幾年爆發成長的最大功臣。根據Google官方統計,至2012年11月,使用Android平台的產品在全球已有超過5億個,全球有329家電信商、58家OEM廠商是伙伴,合作開發硬體的電腦、手機等品牌伙伴則有85家,包括台灣的宏達電、華碩,大陸的華為、日本Sony等。

免費開放策略,最終能賺大錢

IHS調查機構預測,2013年,搭載Android的手機可望超過10億支,未來三年內還可挑戰30億支,蘋果iPhone恐怕再拚,到2016年都破不了10億支。就說明了免費開放策略有多成功。

Google堪稱是全世界最知道「免費」最終能賺大錢的企業。免費換獲利模式,早從Google關鍵字廣告時代就開始。

到了行動時代來臨,它又大方送給所有夢想打造智慧型手機的廠商,一個好用平台,以換取包括手機、平板的小螢幕新興勢力,則是目前最被業界稱許的新策略。更是大陸許多互聯網公司自2011年底起,群起打造自有品牌手機,背後參考仿效的模式。

拓墣產研所副所長楊勝帆指出,這些互聯網公司,做手機是為了進一步擴大用戶基礎,瞄準手機網路應用這個大市場,先來圈地。

Google台灣與香港區公關經理許佳齡指出,Android的原始碼,完全開放在網上,連下載都不需申請。有意和Google深度合作的科技品牌,則可以加入OHA聯盟(Open Handset Alliance的縮寫,意即開放式手持工具聯盟),產品必須經過公司審核後,給予預載Google旗下地圖服務、Gmail、Google搜尋等服務授權。

縱然,所有附加的軟體應用平台都是免費且開放,但這些服務仍可以導入關鍵字廣告,並且和網友互動,這些正是Google順利轉進新興小螢幕族群,營收大增的原因。

2012年10月,Google執行長Larry Page便估計,2012年Google整體靠行動業務得來的營收,將高達80億美元,裡面包括了行動廣告收入,以及Google線上商店銷售分成,付費下載的影音數位內容等。而2011年,Google的行動廣告收入才25億美元,2010年則是10億美元。每一年都以兩倍、三倍的可怕速度在成長,就是靠著這個開放生態圈而來。

Google+要挑戰臉書的社群地位

開放平台帶來的行動思惟,改變了全球科技產業,也改變了Google自己。這幾年,旗下服務都因應行動思惟,包裝改善再推出。像是被外界認為要來和臉書挑戰社群地位的Google+,到2012年6月,用戶已破2.5億。

周茂文認為,就是因為新加的即時上載(Instant Upload)功能,非常符合小螢幕網友,愛拍照做社群分享的需求。他指出,Google+比臉書晚進市場,要改變網友習慣,真的不容易。直到團隊研究發現,很多人用手機、平板拍照,需要即時上傳分享,但是需要輕鬆界定哪群朋友可以看到,哪些不行,保有小圈圈的隱私。就決定開發出Instant upload功能,可以在手機上點幾下,就可以使用,非常方便。2011年中上線後,用戶數出現期待已久的大成長。

顯然Google經營行動社群出現初步成效。儘管臉書社群霸主地位難以撼動,但臉書的行動策略做得不夠好,廣告效益難呈現,一直是發展上的罩門。美國BTIG研究公司格林菲德最近將臉書股票評級從「中立」調降為「賣出」,就是因為臉書的頁面設計,不符合手機用戶的需求。

YouTube收視率直逼電視台

YouTube,則是另一個深受小螢幕族群愛戴的Google旗下服務。 截至2012年12月統計,全球網友每一天透過各種行動裝置上YouTube看影音的次數,高達10億次,約是整體點閱次數的1∕4。 美國花旗銀行分析師馬漢尼(Mark Mahaney)指出,YouTube一年大約幫Google帶進36億美元營收。

YouTube最近也展開合作頻道計畫,招攬五月天、小賈斯汀、PSY等全球演藝名人,以及企業合作伙伴LG,CNN開設專屬頻道分享廣告營收。根據內部統計,現在前五名YouTube頻道點閱率,若換算成電視收視率,已經可擠進各地有線電視台節目收視的前20名。

台灣YouTube行銷副總經理利啟正,最近便領軍團隊完成五月天樂團到Google總部開唱,再透過YouTube直播的計畫。他強調,透過公司網路技術專業,和委外的美國成音、攝影團隊,即便是直播,但整個影音品質很高,就要證明YouTube雖不是電視台,但早已經有好萊塢專業製作水準,才有辦法拉攏國際級藝人當夥伴。

Google善用Android平台加乘行動思惟的服務,來增加競爭力,成果驚人。也說明了誰掌握小螢幕,就能當全球科技業的王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接單旺 閎康今年EPS拚6元

作者: 記者涂志豪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3年1月2日 上午5:30

工商時報【記者涂志豪╱台北報導】

受惠於台積電及聯電28奈米新增產能不斷開出,半導體檢測分析廠閎康科技(3587)因晶片檢測分析訂單湧入,法人估2012年第4季營收將逾2.1億元再創新高,單季每股淨利有1.2元實力,而2012年全年每股淨利將上看4.5元。

今年第2季底前的接單目前已經全滿,法人看好營收續創新高,2013年全年每股淨利亦將上看5.5~6元。

閎康是晶圓雙雄搶進28奈米先進製程的受惠者,因為新製程導入期間需要檢測材料分析及可靠性,才能將良率調整到最佳化,過去晶圓雙雄本身也有檢測產能,但因自有產能無法因應突然拉高的28奈米晶圓產出,所以擴大委外釋單,閎康因此接單滿載,而且晶圓雙雄至今沒有擴大自有檢測產能計畫,閎康接單可望滿到今年中旬。

法人指出,雖然台積電28奈米良率已趨於成熟,但因接單量大增,所以雖然沒有再釋出更多的材料分析檢測訂單給閎康,但台積電卻將晶圓線上檢測(online monitor)外包給閎康負責。至於聯電因開始加速跨足28奈米及高介電金屬閘極(HKMG)產能,閎康同樣獲得大單。

今年閎康仍有二項主要成長動能,一是台積電將開始推進20奈米製程,材料、故障及可靠度等檢測分析委外代工訂單,預料將持續釋出,閎康仍將成為台積電獨家檢測代工廠,且一旦台積電拿下蘋果A7應用處理器20奈米大單,閎康也可受惠。

二是28奈米HKMG製程將在今年取代氮氧化矽(Poly/SiON)成為主流,尤其是行動裝置ARM應用處理器及3G/4G LTE基頻晶片將大量採用,隨著台積電及聯電的產能不斷開出,HKMG因需要採用新的材料,對於材料檢測分析需求將大增,可望推升閎康今年營收及獲利繼續成長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新Lumia出貨不明 仁寶恐無法受惠

自由時報 – 2012年12月22日 上午4:22

〔自由時報記者羅倩宜/台北報導〕外資巴克萊證券表示,仁寶明年中將接下Nokia的Lumia手機Win8機種訂單,不過因為Lumia銷售狀況能見度尚未明朗,仁寶恐無法受惠。巴克萊對仁寶維持低於大盤評等,目標價26元。

巴克萊指出,仁寶11月營收強勁,月增幅達51%,累計第四季約季增10~20%,低於巴克萊原先的預估。主要是因為大客戶Nokia的舊款Lumia(610及510)單價快速下滑,抵銷了中國客戶(聯想及酷派)的出貨量成長。預估仁寶第四季替Lumia出貨約150萬台,其中沒有任何Win8機種。

目前Nokia占仁寶營收約6成(第四季數據),為了降低對單一客戶依賴,仁寶從明年起將增加對日本及中國的接單。巴克萊預估對兩地出貨將從今年的980萬台增至明年的1500萬台。只可惜因為單價較低(FOB離岸價格約150~180美元)、而且接單規模小,仁寶的採購及研發成本相對提高,有損獲利率。預估明年仁寶毛利率將下滑0.4個百分點,來到8.2%。

另一方面,依Nokia目前委外生產的策略來看,巴克萊認為從明年中開始,仁寶可望接下Nokia新款Lumia訂單,也就是Win8機種。Lumia近來在北美地區銷售狀況頗佳,不過巴克萊認為因為供應鏈受限,Lumia明年的銷售業績仍充滿不確定性,尤其是中低階機種,因此大客戶Nokia對仁寶的加分可能不大。巴克萊估計仁寶第四季EPS約1.96元,全年達16.1元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李詩欽:英業達獲日太陽能廠訂單 看好綠能事業轉盈

作者: 鉅亨網記者蔡宗憲 台北 | 鉅亨網 – 2012年12月19日 下午5:15

英業達(2356-TW)董事長李詩欽今(19)日表示,過去綠能事業表現不佳,不過英業達積極轉型,希望能與客戶培養良好關係,從過去單純銷售產品,轉向成為服務客戶,他透露,近期有客戶是從原有的資通訊產品訂單,擴大到太陽能模組產品,該客戶為一間日本大廠,原本就是英業達客戶,但也因此讓英業達信心大增,對後續動能正面看待,預期明年英業達綠能事業可望轉佳,希望整體營運能由虧轉盈。

李詩欽表示,過去市場多用代工廠角度來看待英業達,但其實英業達建置很龐大的研發人員,因此應正名為委外設計製造廠商,他強調,產業動態瞬息萬變,英業達希望與客戶關係可從單純產品代工關係,朝向客戶對客戶的模式,如此可增進與客戶的關係,並擴大營業範疇。

李詩欽指出,英業達在這樣的主軸下,近期陸續有所斬獲,有個主要客戶,下單產品從ICT相關擴大到太陽能領域,該客戶是一間日本廠商,等於是英業達旗下綠能事業打入該廠供應鏈,明年可望對營運開始產生貢獻。

李詩欽強調,該客戶原本就是英業達資通訊產品客戶,由於日本311強震過後,引起市場關注再生能源的重要性,日本政府也加大補助範疇,需求持續增溫,英業達該客戶也因此從原來的資通訊領域,擴大佈局至太陽能相關,並向英業達採購太陽能模組產品。

李詩欽指出,英業達希望可持續朝客戶與客戶關係布局,擴大合作範疇,隨著英業達取得該太陽能產品訂單,並打入其供應鏈,他看好英業達綠能事業體表現,且日本太陽能需求增溫,包含工業用、消費用的需求皆看升,看好英業達旗下綠能事業體可望逐步回溫,明年年中情況可望更為明朗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中國勞力成本大增 模組廠紛回台生產

自由時報 – 2012年12月24日 上午4:30

記者洪友芳/專題報導

中國薪資水準高漲,人力流動率又高,整體營運成本逐年提高,記憶體模組廠包括金士頓、創見、勁永等,近年來紛將部分生產線移回台灣。

創見內湖新廠於去年完工使用,廠房樓地板面積達1.2萬坪,可建置20條生產線,目前已設11條生產線,生產重心從上海移回台灣。

正崴入主勁永後,逐漸整頓勁永生產線,除了接手蘇州廠之外,也計畫將台灣廠納為正崴旗下,勁永未來可望轉為無自有工廠,全面委外代工。

模組廠龍頭金士頓原以中國上海、深圳為主要生產基地,近年來,金士頓不僅擴增對台灣品安的代工量,還參與品安私募增資案,以20.84%股權居品安最大法人股東,並取得董監席次。

金士頓指出,中國競爭優勢在於市場與人力成本低廉,但近幾年,上海、深圳工資高漲,水準已逼近台灣,且人力流動率相當高,台灣相對人力穩定。整體評估之下,中國營運成本逐年提高,投資台灣記憶體模組同業,擴大委外代工關係,將部分產能移回台灣生產,有助降低成本。

創見也認為,中國的薪資水準跟台灣逐漸拉近,而且台灣的物流、出貨效率又較高,為了提供客戶更佳的服務,才決定將生產重心轉回台灣。

廣穎從成立以來,生產線一直設在台灣,該公司表示,幾年前,記憶體模組同業紛赴中國投資設廠,廣穎也評估過,但考量人力工資、土地成本佔產業屬性相對較低,記憶體料源才是主要成本,且模組廠營運首重靈活速度、庫存管理、生產品質;相較於中國,這些在台灣設廠反而較能獲得滿足,也較具競爭優勢。

模組業者表示,中國一線城市的高階人力的薪資水準比台灣高,生產製造業也已跟台灣相差無幾,甚至包括醫療、養老、退休、住房等「四金」勞工保險在內,恐更超過台灣;中國人力成本高漲,加上流動率、缺工等問題,致使業者紛將部分生產線移回台灣。

同時,有的模組廠也採取委外代工為主,模組業者認為,這可省去投資設廠、攤提折舊、生產管理等成本,將資源投入在產品研發設計及擴展行銷等,經營上較為划算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台積加持 台星科獲利添薪

作者: 記者涂志豪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2年12月20日 上午5:30

工商時報【記者涂志豪╱台北報導】

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(2330)28奈米產能持續開出,除了手機晶片廠高通(Qualcomm)及聯發科(2454)擴大投片,明年第1季來自輝達(NVIDIA)、超微(AMD)、博通(Broadcom)、美滿(Marvell)等新訂單也已到位。

由於台積電自有測試產能不足,近期持續釋出晶圓測試委外代工予台星科(3265),法人預估台星科第4季獲利表現將優於第3季,明年首季亦不看淡。

台星科11月營收1.01億元,第4季營收可望略優於第3季的3億元。法人指出,由於28奈米訂單湧入,且海外客戶訂單回穩,帶動產能利用率回升,本季毛利率將重返50%以上,本季獲利將優於第3季,今年未認列業外獲利的全年每股盈餘將上看3.5元。台星科對法人預估數字不予評論。

行動裝置銷售暢旺,帶動28奈米強勁需求,雖然晶圓代工廠均積極佈建28奈米產能,但以今年第4季來看,只有台積電的28奈米良率衝上90%以上,且已進入成熟穩定階段,其它晶圓代工廠良率仍未跟上。也因此,上游晶片供應商為了如期交貨,已開始將原本委由其它晶圓代工廠生產28奈米訂單,再度重回台積電的懷抱,此一現象除了讓台積電第4季28奈米利用率持續滿載,本季營運也將優於預期。

台積電第4季大舉拉高28奈米產能,除了竹科12吋廠Fab12、南科12吋廠Fab14的新增產能開出,中科12吋廠Fab15的擴產速度更是驚人,第3季平均月產能約2.3萬片,本季已拉高1倍至4.6萬片左右。以台積電擴產計畫來看,明年首季28奈米產能還會再拉高1~2成,且訂單已經全數接滿。

據設備業者透露,台積電第4季28奈米產能已由高通、聯發科等手機晶片廠包下,而明年首季新訂單也將開始投片,包括輝達新一代ARM應用處理器Tegra 4、超微新一代繪圖晶片Sea Islands、博通的手機晶片及網路處理器、美滿TD LTE晶片等。

對台積電來說,28奈米晶圓產出在第4季及明年第1季將進入衝刺階段,但因自有晶圓測試產能不足,考量到28奈米良率已趨成熟穩定,所以本季開始大量委外代工。與台積電合作多年的台星科,成為此波28奈米晶圓測試大釋單浪潮下的最大受惠者,已拿下高通、輝達、博通、超微等大客戶訂單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英業達旗下太陽能 有轉機

作者: 康文柔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2年12月20日 上午5:30

中國時報【康文柔╱台北報導】

太陽能是英業達集團主要的業外投資項目,但在大環境影響下,今年仍處在虧損狀態,拖累英業達獲利表現。昨日英業達董事長李詩欽表示,與「原有資通客戶」延伸合作到太陽能領域,看好明年太陽能市況回溫,相關投資可力拚損益兩平。業界推測,英業達合作對象是近期傳出釋單的東芝(Toshiba)。

此外,李詩欽說,因應未來成長需求,將針對專利、綠能、雲端服務、無線寬頻終端、新興市場組裝服務五大領域,招募相關工程師,但尚未明訂總人數目標。

基於雙方保密協議,李詩欽昨不願「說破」合作太陽能的日商夥伴,僅表示明年5、6月間會有較完整的資訊揭露。不過,日前業界已傳出,東芝太陽能模組訂單尋求委外代工,東芝又是英業達的筆記型電腦代工客戶,因此業界推測,英業達已取得東芝訂單。

李詩欽表示,外界總是把「ODM」翻譯為「代工」,不過真正的含義有設計、製造、生產,應該正名為委外設計製造廠商,英業達即建置很龐大的研發人員,並握有上萬件專利,現在產業動態瞬息萬變,不希望與客戶僅止於項目合作,合作關係朝「公司對公司」模式。

循新的客戶合作主軸,李詩欽指出,某日本客戶下單的產品,由資通擴大到太陽能領域,等於英業達旗下綠能事業打入該廠供應鏈,並已開始出貨。

英業達旗下的太陽能相關企業,包括益通、英穩達和英茂達。李詩欽坦承,綠能投資遭遇「市場暗流」,當初踏入這個領域,主要著眼在提升企業毛利率、留住菁英人才、並為台灣的環保有所貢獻,不料產業情況急轉向下。近期市場由混亂走向整理,今年第四季已見好轉,明年希望力拼損益兩平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英業達求才 專利軟體優先

作者: 記者詹子嫻╱台北報導 | 中時電子報 – 2012年12月20日 上午5:30

工商時報【記者詹子嫻╱台北報導】

NB產業趨勢轉變,大廠陸續啟動徵才,筆電設計製造廠英業達(2356)董事長李詩欽表示,明年將在台灣增加工程師,包括專利、軟體、無線寬頻、綠能以及新興市場的語言人才共五大範疇。

另外筆電代工廠製造產能紛集中到四川,李詩欽指出,重慶廠將以生產消費筆電為主,今年受市場疲弱影響,重慶廠筆電出貨量約200萬台,遠低於原先預期,不過明年消費機種接單成長到600萬台,明年重慶廠產能可望全滿。明年商用NB訂單約與今年持平,故浦東廠不會縮減產能。

李詩欽表示,現在ODM廠都希望與客戶的關係是一種公司對公司的合作,而非項目對項目的合作,英業達會採取集團作戰策略,不只提供筆電、手機、伺服器生產,旗下還掌握太陽能技術。目前一家日本客戶也有發展再生能源,因此下單的範疇已從筆電延伸到太陽能模組,向旗下英懋達採購太陽能模組,目前已開始出貨。因此他也為ODM廠正名,不應翻作「代工」,而是「委外設計跟生產」。

對於先前平板業務不佳而裁撤人力,李詩欽坦言,當時是評估同仁會有一段很長的工作空窗期,在龐大壓力下裁員,但公司從未不重視平板或手機。隨產業走勢變化,包括傳統筆電超薄化、筆電平板化、平板手機化,希望台灣增加專利、綠能環保、無線寬頻的研發人力,英業達已在士林成立軟體中心,現在人力雖不多,但希望大幅增加。另外,新興市場發展看好,英業達在墨西哥和捷克都設有伺服器組裝廠,由於當地持續擴充,也需要招募嫻熟當地語言的人才。

筆電製造廠為分散風險,紛投入雲端領域,連仁寶(2324)也將跟進,李詩欽表示不評論同業,但新業者要加入有人才、專利等問題,伺服器業產也在轉變,許多新業者加入(如廣達、緯創),客戶對伺服器成長趨於保守,明年傳統伺服器受到較大挑戰,他也會在CES飛往美國,和客戶討論新商業模式。

英業達日前捐贈交大70台伺服器,打造「雲端千人電腦教室」,李詩欽透露,後續將以個人名義捐贈母校東海大學。另外身為台灣雲端運算產業協會理事長的他,在任內設下兩個目標,推動有感的雲端運用,以及協助台灣ICT產業轉型,未來不只出貨伺服器,還有儲存、網路設備以及軟體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


蘋果回美製造 台廠挫

作者: /撰文/今周刊 | 今周刊 – 2012年12月12日 下午10:23

響應美國總統歐巴馬製造業回流政策,蘋果執行長庫克表明將從中國拉出一條桌上型電腦(iMac)生產線回美國生產,震撼台灣代工供應鏈。這股刻正向高科技產業延燒的製造業回流聲浪,台灣供應鏈應嚴陣以待。

蘋果明年打算投資一億美元,將一條桌上型電腦iMac生產線移回美國,在美國就業低迷之際,贏得不少掌聲,卻讓台灣供應鏈繃緊神經。

iMac今年預估出貨量約三八○萬台,占蘋果營收不到四%,何況返回美國生產的只是目前三大iMac生產線(二十一吋、二十七吋與Mac mini)的其中一條,故能為美國創造的就業機會極為有限。然而,台灣供應鏈廠商擔心的是,蘋果返回美國生產的舉動,是否會引發漣漪效應,擴散到其他蘋果熱門產品生產線,甚至讓其他美國高科技公司起而仿效。

蘋果、谷歌皆企圖「made in USA」

蘋果與谷歌(Google)一向被視為走在趨勢之前的指標性企業。一九九○年代,蘋果是最早深諳委外代工、降低成本之道的美國高科技企業之一,造就蘋果如今科技霸主地位功不可沒。但此舉也引發美國國內不諒解,指責股票市值第一大的企業,未善盡創造國內就業機會的責任。面對壓力,庫克相較蘋果創辦人賈伯斯,有了更積極的回應。

庫克表示,已經為此(指一小部分生產線移回美國)努力了很久。恰巧的是,知名維修網站iFixit日前拆解蘋果產品發現,部分二十一吋Mac PC已經印著「Assembled in USA」字樣販售,顯示蘋果可能已經在美國本土進行少量的組裝。

如果只是單純組裝業務的遷移,業界認為對台灣iMac供應鏈衝擊會很輕微。不過,假使蘋果企圖把iMac從「Assembled in USA(美國組裝)」變成「Made in USA(美國製造)」,根據美國貿易委員會(FTC)的法規,必須有相當程度零組件從美國國內供應才能使用原產地標示,這意味著除非台灣零組件在美國設廠,否則面臨美國零組件廠的競爭將益為沉重。

事實上,在庫克宣布iMac回美製造之前的半年前,網路與行動通訊的巨人谷歌,已經搶先蘋果一步,宣布在美國生產新型家庭娛樂玩意兒-Nexus Q。

高峰可能落在往後的二年

Nexus Q是外形酷炫的黑色球體,號稱可以串流影片及音樂,成為未來家庭影音娛樂的新中心。雖然,Nexus Q最後以無限期延期出貨胎死腹中,不過,值得注意的是,Nexus Q原本楬櫫的「Made in USA」計畫卻很驚人。不但整機在美國組裝生產,而且大部分的零件,包括其中所有的印刷電路板、外殼以及機體內的塑膠機構件,皆將採用美國當地企業所供應的零件。

庫克接受《彭博商周》專訪時拋出iMac返回美國製造消息的第一時間,iMac主要組裝廠廣達及鴻海,隨即表示將擴大美國既有生產線全力配合。而iMac幾家零組件供應商則表示:未來將配合組裝廠,把零組件運送至美國,增加的運輸與倉儲成本應在可控制範圍內,不致造成營運成本大幅激增。

外資券商科技硬體分析師也大多認為,一條iMac生產線返回美國製造,只是庫克做做公關,改善蘋果的社會形象,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。以目前美國製造條件來看,三年至五年內,蘋果不可能大舉將主力產品生產線移回美國。

儘管包括業者及分析師在內,大多認為蘋果iMac回美製造之舉不值得太過大驚小怪;然而,蘋果這個舉動看在部分台灣科技大老闆眼中卻如芒刺在背。

一位不願具名的蘋果iMac供應鏈廠商董事長指出,中國勞動及土地租金成本近幾年直線上升,使美國製造業生產條件與中國差距正在拉近,「一些毛利較高、而且主要市場在美國的高科技產品,返回美國生產的機會愈來愈高!」

波士頓顧問集團(Boston Consulting Group,BCG)今年就曾對年營收在十億美元以上的美國企業執行長進行調查指出,高達三分之一企業正計畫或考慮將生產線從海外移回美國。預估在二○一五年前為美國額外創造出二百萬至三百萬個工作機會,並為美國增加約一千億美元的經濟產出。BCG指出,目前製造業回流美國只是初期階段,高峰可能落在往後的二年。

事實上,美國製造業就業人數也出現觸底回升跡象。據《華爾街日報》引述的數據顯示,一九九七年至二○一○年間,美國製造業就業人口在製造外包風潮下減少了六百萬人,但一○年開始,製造業人口出現自一九九七年來首次回升,過去兩年總計增加四十八萬人(目前總計為一二○○萬人)。

值得台灣注意的是,製造業回流美國的趨勢已從如奇異電器、開拓重工、惠而浦、通用電氣、福特汽車等傳統工業部門,蔓延至與台灣供應鏈緊密關係的高科技產業。老牌自動提款機製造商安迅(NCR)於二○一○年表示,為就近服務客戶及兼顧品質,抽回原本給中國及印度外包廠的訂單,自行在美國工廠生產。血糖測試機廠Diagnostics Devices在更早則決定,結束與中國外包廠的生產合約,搬回美國自家工廠生產。

編按:本文摘自12月12日出刊之《今周刊》834期封面故事「解析蘋果回美製造對台灣供應鏈影響」,同期內容除本文外,並有「庫克的挑戰」、「庫克的第一年成績單」等系列報導,更多內容請參閱834期《今周刊》。

……..文章來源:按這裡